昆明石林又称为云南石林,和北石林内蒙的阿斯哈图石林相对应。昆明石林以石多似林而闻名,景区范围广阔,景点众多,有石林风景区、黑松岩(乃古石林)风景区等云南石林以其特有的地质科学价值享誉世界,是中国四大自然景观之一。在世界各地发现的为数有限的石林中,云南石林不但以其面积广袤、类型多样、形态奇特、成因复杂、发育历史久远而具有典型性、代表性和惟一性,而且具有较高的科研科普价值,是世界惟一能以石林发育遗迹和石林景观系列展现地球演化历史的喀斯特地貌区。 中文名称:昆明石林 所属地区:云南省昆明市 电话区号:0871 地理位置:中国西南 门 票:170元 景区级别:国家AAAAA级旅游区 地貌情况 所谓岩溶地貌,也叫喀斯特地貌,是指地表可溶性岩石(主要是石灰岩)受水的溶解而发生溶蚀、沉淀、崩塌、陷落、堆积等现象,而形成各种特殊的地貌——石林、石峰、石芽、溶斗、落水洞、地下河,以及奇异的龙潭,众多的湖泊等,这些现象总称喀斯特(因南斯拉夫西北部喀斯特高原最典型,故名)。[1] 云南石林喀斯特地质地貌奇观分布范围广袤,气势恢弘,类型多样,构景丰富,面积达1100多平方公里,保护区面积350平方公里,以其极高的美学价值令人心驰神往。在石林广袤的土地上,有雄奇的峰林、湖泊、瀑布、溶洞。天造奇观,美不胜收。形态奇特的剑状、蘑菇状、塔状、柱状、城堡状、石芽、原野等,拟人似物,栩栩如生的石林,或隐于洼地,或漫布盆地、山坡、旷野,或奇悬幽险,亭亭玉立,集中体现了世界能给予人类的最大惊奇。 气候特点 石林气候属亚热带低纬高原山地季风气候,具有“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四季如春、干湿分明”的特点。夏秋半年为雨季(每年5月~10月),冬春半年为旱季(11月~次年4月)。境内气候具有一定的分带性。海拔1500米~1600米的低谷河槽地区,年均温为16℃~16.6℃,相当于中亚热带气候;海拔1600米~1800米的坝区、缓丘区,年均温为14.8℃~15.9℃,相当于中亚热带气候;海拔在1800米~2150米的山区、半山区,年均温在12.8℃~14.7℃;相当于温带气候;海拔在2150以上的老圭山主峰,年均气温低于12.7℃,相当于中温带气候。路南石林地区气候相当于北亚热带气候至温带气候。 石林境内的太阳辐射因地形地貌而有所差异:缓丘平坦区(北大村一带),太阳辐射年总量在135千卡/平方厘米~136.8千卡/平方厘米;其他起伏缓丘地的太阳辐射年总量为134.6千卡/平方厘米~135.01千卡/平方厘米。每年3月是太阳辐射最大值月,月平均14.17千卡/平方厘米,最小值月是11月,月平均8.27千卡/平方厘米,历年平均日照时数为2318小时,1994年总日照时数为2089.6小时。日照率53%,无霜期254天。常年主导风向为西南风,次主导风向为南风,平均风速为3.13米/秒。[3] 自1965年以来,年平均温度15.5℃,1994年平均气温16.5℃。最热月为7月,平均气温20.8℃;最冷月为1月,平均气温8.2℃。极端最高温度为33.6℃(1996年5月1日);极端最低气温为-8.9℃(1983年12月29日降大雪后出现)。该区温度随海拔增加而降低,大致每增高100米,平均气温降低0.59℃。多年平均无霜期252天,年均初霜期11月20日,终霜期为3月12日。 县境内降水不均。多年平均降水量在967.9毫米。石林地区属路南县境内降水较少区之一,年降水量在800毫米~850毫米之间,往东山或西山方向,降水量增加。雨季降水量占全年年降水量的80%~88%;旱季降水量仅占12%~20%。境内平均湿度75%。 旅游信息 自然景观 大石林 大石林整个景区由密集的石峰组成,石林有如一片石盆地。 这里的石林直立突兀,线条顺畅,并呈淡淡的青灰色,最高大的独立岩柱高度超过40米。 其中有“莲花峰”、“剑峰池”、“凤凰梳翅”等典型景点,最著名的当数龙云题词“石林”之处的“石林胜境”,而“望峰亭”为欣赏“林海”的最佳处。人们行走在峰林间,不几步便被石峰挡道,曲折迂回之后,又是另一番天地。[4] 李子营石林 昆明石林的主要游览区李子营石林,面积约12平方公里,游览面李子营石林积约1200亩。主要由石林湖、大石林、小石林和李子园几个部分组成,游路5000多米,是石林景区内单体最大,也是最集中、最美的一处。进入景区内,但见石柱、石壁、石峰千姿百态,争奇竞丽。有的石柱高达40—50米。”但这里的石头与众不同,它是一幅绝妙的画,有双马渡食、孔雀梳翅、凤凰灵仪、象距石台、犀牛望月;有唐僧石、悟空石、八戒石、沙僧石、观音石、将军石、士兵俑、诗人行吟、母子偕游、阿诗玛等无数象生石。除了动物外,还有许多酷似植物,如雨后春笋、蘑菇、玉管花等。 小石林(阿诗玛景区) 小石林位于大石林东北部,游览面积较小,景点较少而得名。如果说大石林以其雄伟、诡异取胜,小石林则以玲珑剔透、清新俊雅而著称,层层石壁象道道屏风,将小石林分割成若干多姿多彩的石峰林园,一个个林园中,怪石幢幢、异峰簇簇、拟人拟物,各种天然造型栩栩如生,主要景点有:玉鸟池、阿诗玛、唐僧西行、悟空石、幽池、幽池恋人、越王剑、三石门、书生作揖、刘备迎客等。 步哨山 步哨山散落了许多造型怪趣的石峰,在整个石林风景区里地势最高。 李子园箐 李子园箐在环林路以外,方圆数十里的荒山野丘上,布满了奇柱异石,有聚有散,有起有伏,而且没有过多的高树去夺石林之高峻,保持着自然的风貌,身处其间,感受与大、小石林截然不同。在环林路东南约300米处的丛林石壁上,有一片古崖画,画着奔放粗犷的人、兽、物、星月等图像,据有关专家考证后认为,这属原始宗教内容,与广西左江崖画的人物极为相似。也许,这是远古彝人留给我们的言语吧! 万年灵芝 紧邻李子园箐的比目潭旁,石山顶上有一座高约15米的石峰,上大下小,犹如一朵巨大的灵芝,因而得名。夕阳西下,立于灵芝山顶,颇有“一览众山小”的惬意之感。 黑松岩 因俯视时象一片苍翠的松林而得名“黑松岩”。有些人说“黑”在彝族语中称“乃古”,这种说法不妥!彝族有众多支系,各支系有不同的语言,这里的“乃古”是彝族支系――撒尼人的语言,意为“黑”。飞龙瀑 垂直落差达90余米,宽54米,雨季最大幅宽60余米。是珠江水系中落差最大、气势最壮观的瀑布,被誉为“珠江第一瀑”。 月湖 月湖海拔1906米,宽1500米,平均深18米,是石林高原断陷湖中最大的一个湖泊。[5] 圭山森林公园 圭山森林公园山峦形若大海龟,隆起的背部而得名“老龟山”,后改译音为“老圭山”。[6] 长湖 长湖是阿诗玛的故乡,位于海拔1907米的群山之中,宽300米,平均深度24米[7] 人文景观 石林地区拥有大量的古脊椎动物化石,被列为中国古脊椎动物化石保护区,还是云南距今80万年前旧石器和新石器遗迹遗址最丰富的地点之一。景区内李子园箐的石林崖画、石刻反映着彝族撒尼人古老的祭祀烟火及舞蹈、狩猎、战斗等场面;长湖独石山、大小石林内的赵倌扎营、步哨山等留存着清代咸丰年间赵发义军的历史痕迹。石林既是自然的风景,也是人文的风景,与石林相伴的彝族撒尼人的生活风情,不仅创造了丰富的历史文化,还创造了多姿多彩的以“阿诗玛”(彝语金子般美丽的姑娘的意思)为代表的民间文化艺术,其独特的语言文字、内涵丰富的诗文传说、斑斓绚丽的民族服饰、火热豪放的民族歌舞、古朴粗犷的摔跤竞技、风格奇特的婚丧嫁娶,无不体现出古老民族的文化韵味和地域特征。长诗《阿诗玛》成为中国少数民族叙事长诗经典,被译为20多种文字在世界广为流传;电影《阿诗玛》享誉海内外。 特色节日 每年农历6月24是撒尼人的传统火把节,在昆明石林要举行盛大的斗牛、摔跤、歌舞活动来庆祝,节日的人们身着盛装,四面八方云集到约定的会场,开始庆祝节日,在掀天鼓乐声中,人们欢欣歌舞,不分男女老少,尽情享受。开幕式结束,随后举行斗牛,摔跤等竞技活动,场面十分热烈,紧张,刺激,一派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的火热场面,巍为壮观。入夜,人们燃起篝火,点起火把,火把随人流形成股股火龙,恰似繁星坠落大地,在昆明石林景区,每年火把节人们都围着篝火纵情歌舞,通宵达旦。 交通情况 汽车 路线一:在昆明火车站有石林风景区的“旅游直通车”服务。昆明-石林的发车时间:逢整点的10分、40分出发,从上午10点10分至下午19点10分,共12班车。石林-昆明的发车时间:逢整点的10分、40分出发,从上午7点10分至下午16点40分,共12班车。 票价:25元(不含人身意外伤害保险) 路线二:从昆明东菊汽车客运站及东部客运站,均可乘坐豪华金龙大巴前往石林。发车时间为:每隔10~15分钟发一趟车,从早上6点正至下午19点20。 票价同样是25元(不含人身意外伤害保险), 儿童身高1.1米以下免票;身高1.1—1.4米之间的半票;1.4米以上的全票。 从东菊以及东部金马客运站坐车到达石林县城之后,再花1-2元大概20分钟就可以到达石林风景区。 火车 每天从上海、广州、南宁、湛江、贵阳、红果、昆明等地发出的列车均可到达石林火车站。 昆明—石林(110公里 车程1.5小时) 4所获荣誉2007年3月,被中国保护消费者基金会评定为“3.15全国诚信维权承诺(示范)单位”。 2007年3月,被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旅游示范区评审委员会评定为“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旅游示范区”。 2007年4月,被中华人民共和国人事部、中国国家旅游局评定为“全国旅游系统先进集体”。 2007年4月,中华全国总工会授予石林风景名胜区导游部“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2007年5月8日,被国家旅游局评定为首批“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 2007年5月25日,在“2006盘点云南旅游”活动中,石林风景名胜区荣获“年度海内外游客最向往的景区”和“年度最具影响力老景区改造项目”、石林火把节荣获“年度最具影响力的节庆活动”。 2007年6月27日,在新西兰基督城举行的第31届世界遗产大会审议通过,“中国南方喀斯特”云南石林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中国南方喀斯特”成为中国第6项世界自然遗产。(中国南方喀斯特是由云南石林、贵州荔波、重庆武隆组成的系列遗产。)[8] 2007年12月1日,被建设部评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综合治理工作十佳单位”和“最佳资源保护的中国十大风景名胜区”。 |
|Archiver|手机版|沧州之窗网
( 冀ICP备13011500号-1 )
GMT+8, 2018-4-24 22:31 , Processed in 0.130033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